欢迎来到西安三联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9-88767898
品牌 | 三联测控 | 精度等级 | 0.5 |
---|---|---|---|
适用介质 | 气体,液体,气固,液固,其他,热水,冷水,污水,蒸汽 | 转换器形式 | 一体式 |
连接方式 | 法兰 | 公称直径 | DN25-DN9500mm |
压力范围 | 中压 | 工作压力 | 25Mpa |
流量测速范围 | 0-6588450kg/h | 温度范围 | 高温 |
工作温度 | 750℃ | 量程比 | 1:15 |
产地 | 国产 | 加工定制 | 是 |
质保 | 2年 |
对于火力发电企业,由于脱硫烟气测量环境含尘、含浆、有腐蚀性,烟道截面积大,直管段长度短,存在无法满足测量点位规范要求等问题。传统的测量装置易堵塞、易腐蚀、易受紊流影响,测量准确性、稳定性难以保证,易出现运行故障,数据传输率及有效率不能达到国家规范要求。因此,自主研发和创新烟气流速(流量)测量技术,对于国家节能减排、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以及排污税的依法征收,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三联测控专业制造风量测量流量计近20年,提供多种结构优化后的智能风量测量装置,解决了直管段不足,插入式便捷安装,插入式超低压损、管径尺寸大、流速低、含尘量大、免维护、多测点等客户实际难题,公司提供多点多喉径流量计、多点矩阵式烟气风量测量装置、威力巴流量计、德尔塔巴流量计、平托吧流量计、插入式双文丘里等产品,其中多喉径风量测量、矩阵式增压风量测量装置、插入式多截面、德尔塔巴均与风洞试验室产学研进行多年多组实验数据,并与30多家电力企业、垃圾焚烧、脱硫脱硝、光伏、空分等科研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与重点项目流量指导,公司的风量测量装置已经累计现场使用超过45000台。
西安三联测控技术团队攻关相关难题,对常规技术无法满足现场实际测量环境要求、准确度及稳定性不足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制造出多点加速矩阵阵列多点测量技术及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在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中的技术难点,并为环境保护税法提供计税依据,有效提高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的技术水平。该产品的成功研发依靠项目团队不懈努力的同时,依托于西工大强大的风动实验室以及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其中各个产品的设计特点和优势如下:
多喉径流量计
1. 压损小,管径大于φ400mm 的管径其压力损失可忽略丌计,节能*。
2. 直管段要求低。一般情况下,前直管段长度为 0.7—1.5D。
3. 差压值大。小流速情况下,仍然得到一个较大的差压值。
4. 信号稳定可靠,无脉动差压信号。由于采用了“多喉径"结构,使得被测介质在各 节流段有一个被“整流"的过程,zui大限度的消除了涡流的影响。
5. 特殊的布点结构,可以得到整个管道截面的测量数据,从而保证测量的真实性和精 确性。
6. 产品寿命长。产品采用 316 戒 1Crl8Ni9Ti 材料,并在流体测量面均进行了耐磨处 理,使用经久耐磨。
7. 采用特殊取压结构,从根本上避免堵塞。可通过防堵吹扫装置,进行在线吹扫维护。
8. 体积小,安装方便。只需在管道上开孔安装即可,安装法兰随机配给
多点矩阵式风量测量装置
1.防堵性能强
改进型的传感器在取压点上有极大的地突破,充分考虑了现在大量使用状态,单点测量变为多点测量,取压孔、取压点、取压方向多面的设计增大了产品的防堵性能,实现了免吹扫、免维护。
2.输出差压高
在动压测量过程中,全压不变时,利用喉径管的加速抽吸作用,使负压降到极小极限,极大的提高了差压范围。在大口径、低静压、低压损条件下的流量测量中特点尤为突出。
3.差压信号稳定,无脉冲
经过收缩段和取压环的整流作用,最大限度的消除了脉动信号。
4.测量范围宽
可用于干燥、潮湿气体、液体、蒸汽介质的测量,不受介电常数限制。对于具有高密度的尘埃物质的测量只需定期使用在线吹扫装置,保障了多种工况的灵活应用。
5.直管段要求较低
多点多面的取压方式,有效地平衡了管道里的压力均匀程度;冷态模拟实验表明,在前直管段为1D,后直管段为0.5D的情况下已经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测量结果。
6.安装工作量小
对于大多数插入式工作方式,通常只需要在管道上开孔,再将探讨管与管道焊接就基本上完成了现场安装,体积小,安装方便
德尔塔巴流量计
1、广泛用于各种干燥或者潮湿气体、液体、蒸汽等介质的测量;
2、探头材料有特殊的1.4528和哈氏合金,专门针对各种强腐蚀介质;
3、低压孔径为8mm,防堵性能良好;
4、探头截面对称,可以双向测量;
5、管道动力损失小;
6、安装工作量小,一体化/分体安装自由选择
威力巴流量计
威力巴流量计厂家归纳的使用范围及其广泛,它大量用于各种气体、液体和蒸汽的测量,以下为典型应用介质:
1、气体/液体/蒸汽;
2、天然气/冷却水/饱和蒸汽;
3、压缩空气/锅炉水/过热蒸汽;
4、燃气/除盐水;
5、气体碳氢化合物/液体碳氢化合物;
6、热空气/低温液体;
7、发生炉气体/导热液体。